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期持续阴雨天气给北方地区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各地正利用降雨间歇,统筹调配农机设备,全力推进抢收抢烘作业,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归仓。
在山西永济市的玉米田间,针对地块积水严重的情况,农机部门紧急调配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这种特殊农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在泥泞田地中灵活行进,有效解决了普通轮式收割机无法下地的难题。新采收的玉米随即被运往烘干厂,经过快捷的烘干处理后直接入库,实现了从田间到仓储的无缝衔接。
大同市云冈区则通过跨区域协作调集收割设备。在泥泞的农田里,满载玉米的运输车辆需要农用车和挖掘机协助才能顺利通行。当地建立起完善的转运体系,确保新收玉米能够及时运往各烘干点进行处理。
陕西渭南地区在全力推进抢收的同时,积极开展农田排涝工作。在华阴市,水利部门组织挖掘排水沟渠,利用原有的二华排水干沟系统,将田间积水有序导入渭河,为农机进地收割创造有利条件。
烘干环节同样面临巨大压力。由于新收玉米含水量偏高,加之连续阴雨无法进行露天晾晒,各烘干厂正满负荷运转。华阴市多家烘干企业增设筛选设备,实施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力应对激增的烘干需求。据统计,截至10月16日,渭南市玉米收割进度已超过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甘肃定西的马铃薯采收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面对291万亩待收面积,当地政府统一调度采收机械,按照成熟时间梯次推进采挖作业。安定区已投入1900余台套收获机械,并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既保障了采收进度,又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攻坚战,正通过科学调度和多方协作稳步推进,展现出我国农业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