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的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正对600亩桑园进行精准灌溉。不远处的缫丝车间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确保每根生丝达到优质标准。科技正推动这个传统“桑蚕之乡”实现产业革新。

11月16日,2025年境外媒体来宾行采访团走进忻城,探访当地桑蚕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作为覆盖全县约三分之二人口的重要产业,忻城桑蚕业近年来紧抓“东桑西移”机遇,通过粤桂协作不断完善产业链,实现从种桑养蚕到丝绸精加工的全链条升级。
在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工人们正忙碌于泡丝、络丝、织造等各道工序,将蚕丝加工成丝绸布料。园区运营方广西同益国丝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韦懿宸表示,企业选择落户忻城,正是看中当地26万亩桑园和7万养蚕农户的产业基础。
“过去桑蚕种植靠天吃饭,如今已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韦懿宸介绍,产业园的建成改写了广西无真丝绸智能化精加工的历史,带动农户亩产收入提升50%以上。随着产业链延伸,当地生丝价格也从每吨20余万元提升至最高50万元。
目前,忻城县恒业丝绸有限公司年产值达2.4亿元,半数产品出口至东盟和西欧,成为多个国际品牌的指定原料。据悉,茧丝绸产业园已建成18栋标准厂房,一期累计生产真丝绸410万米,产值达2.1亿元。
展望未来,产业园计划继续引进家纺、服装等高附加值企业,打造自主丝绸服装品牌,推动传统桑蚕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织就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新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