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时值淫羊藿移栽季,在贵州省江口县德旺乡交界村的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分散于葱郁林间,娴熟地进行幼苗移栽。基地负责人介绍,淫羊藿喜阴,适宜林下种植,今年计划发展200亩,现已完成120余亩。“产业前景好,加上技术专家常上门指导,我们信心很足。”该负责人表示。
淫羊藿又名“仙灵脾”,是传统中药材,具补肾壮阳、祛风湿等功效。坐落于梵净山下的江口县森林覆盖率达77%,丰富林地资源为林下种植提供优越条件。当地推行“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不砍树、不毁草,仅清理杂灌、松翻表土,实现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该县林下淫羊藿种植已拓展至2.5万亩,覆盖9个乡镇、71个村。通过招商引资,民和镇建成全国最大淫羊藿育苗育种生态基地,面积达940亩。企业提供种苗、技术并保底收购,有效解决种植与销售难题。
产业兴旺也为村民开辟就近就业渠道。何坝村一位村民表示,将土地流转给基地后,自己常年在此务工,从种植到管护全年有活干,年收入约3万元。
小小淫羊藿,正串联起集种苗繁育、基地种植、初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全县从事中药材产业的各类主体已有428家。在凯德街道,一家初加工公司自今年10月投产以来,已建成2条生产线,具备除杂、切丝、打包等初加工能力。公司负责人称,目前已加工鲜品约5000公斤,成品将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销售。
据悉,2025年江口县预计产出淫羊藿药材40万公斤,带动5000余人增收。林药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正为当地绘就一幅生态富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