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1-03 长三角铁路推出多元票务优惠 581趟动车组票价下浮
  • 2025-11-03 AI大模型亮相郑州针灸大会 传统中医迈入智能诊疗新时代
  • 2025-11-01 社区老年食堂升级 暖心服务守护“舌尖上的晚年”
  • 2025-11-01 浙江“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显著 民营资本成出海主力
  • 2025-11-01 四川清洁能源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水电装机容量将超1亿千瓦

    动态

  •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第三届壮瑶药药膳大赛在南宁举行
  • 千年窑火焕新生 澄城尧头陶瓷非遗技艺薪火相传
  • 郴州“十四五”实现跨越发展 内陆城市走出转型新路
  • 宁夏获批16.5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
  • 我国免税店政策迎来新调整 国货商品与购物体验双升级
  • 中山香山大桥顺利合龙 大湾区再添跨江通道
  • 全国骑手迎来养老保险补贴新政,平台企业探索灵活就业保障新路径
  • 山西前三季度金融数据出炉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 南邓高速万吨转体桥精准合龙 豫西南交通枢纽建设获突破
  • 新疆油田开发建设70周年 累计生产原油4.7亿吨

    市县

  • 山西夏玉米高产技术获突破 示范田实现"吨半粮"目标

    三农

  • 菌乡蝶变:黄松甸镇谱写乡村振兴“黑金”传奇

  • 突泉县明星村:特色民宿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山东城市更新惠民生 老旧小区焕新颜

  • 山东推动新消费赋能本土产业 主播助力“好品出鲁”

  • 河北隆尧菊花经济绽放 特色种植带动乡村发展

  • 青海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成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新引擎

    法治

  • AI生成图片冒充实景 部分外卖店铺图片造假调查
  • 合肥警方破获酒店电话诈骗案 虚拟设备伪装客房号码实施呼叫
  • 警惕“0糖”标签背后的代糖陷阱
  • 双十一临近警惕积分兑换骗局 网警解析三类诈骗手法
  • 《法治宣传教育法》表决通过 明年11月起正式施行
  • 大连警方侦破新型电诈洗钱案 涉虚拟货币交易追赃逾百万
  • 警惕私域直播消费陷阱 老年群体成主要目标
  • 上海警方破获“套路租车”诈骗案 高薪招聘幌子下暗藏合同陷阱
  • 医美市场“渠道佣金”乱象调查
  • 长沙查处虚构“女技术黑客”虚假广告案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如果孩子不愿意做这3种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发布时间: 2025-03-09   浏览量: 12067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我们都希望培养一个内心强大、自信的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似乎很敏感、脆弱、自信心不够。

那如何判断,他是自卑,还是只是暂时能力不够呢?

心理学发现,如果孩子不愿意做这3种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一:第一件,害怕表现自己

自卑的孩子,他们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害怕表现自己。

我们想要孩子参加比赛,他却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们想要孩子竞选班委,他连连摆手,说自己选不上;我们想要孩子组织做某一件事,他说他做不到。

他还特别害怕成为焦点,不敢表现自己,不敢将自己暴露在大众面前,只想隐藏自己。

若某件事做得好,别人夸他,他会特别不好意思,甚至手足无措、出现窘态:“没有没有,都是运气好。”

1.jpg

因为自卑的孩子,一旦表现自己,就意味着要接受很多人的目光。而一旦知道别人在看他,他就会格外在乎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出错,导致放不开、局促不安、过于紧张、压力大。

而且,当被大家关注时,他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别人带着走。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评论、一个眼神,都可能让他内心难过很久。

即便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他注意到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极少数反对的声音。

甚至很多天后,他还在“回想”那个场景,“回味”受伤的心情,很多天都走不出来,从而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为了避免被谈论、被关注,他也就尽量不去表现自己,尽量将自己“隐藏”在人群里,不被别人注意到。

二:第二件,害怕社交

《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一个人不敢社交,是源于不自信,他担心一旦与人拉近距离,身上的弱点就会被人“看穿”,从而令人失望。

自卑的孩子,总担心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认可、被爱。所以在人际关系里,他尽量与人保持距离。

很多时候,他不是不愿意和别人交往,而是不敢。

他害怕别人拒绝他、言语伤害他,或者相处多了,他担心自己身上的缺点会暴露出来,导致别人不喜欢他、贬低他。

为了避免受伤,他干脆让自己宅在家里、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大敢融入社交关系中。

三:第三件,害怕改变

有些孩子,喜欢冒险,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想尝试一下,哪怕结果令人失望也没关系。

但有些孩子,特别害怕结果不好。所以尝试了一件事情后,他若觉得还行,就不愿再做改变,而每次只选择这一个。

比如有一次,布谷妈带一个孩子去吃饭,我问她想吃什么,她怯怯地说:“我想吃煲仔饭,但要是这家做得不好吃怎么办?”

布谷妈笑着说,不好吃就不好吃呗,没关系,没吃饱咱们再换一家就是。

自卑的孩子,他特别害怕做选择,尤其害怕做出选择后的结果:万一我点的菜大家都说不好吃怎么办?万一我这样做,有人不满意怎么办?万一我做了最后失败了怎么办?

他的能量太弱了,以至于难以承受选择后的结果。所以,他害怕改变,更喜欢做熟悉的、固定的、不会出错的事情

四:做出一点点改变

《自信的觉醒》一书指出,负向的暗示,容易让人放弃目标;而正向的暗示,则会推动人积极行动。

很多时候,孩子自卑,是因为他进入了负向的暗示中:万一我没有通过怎么办?万一别人笑话我怎么办?万一我出错怎么办?

习惯性被消极、负面的的看法和情绪影响,孩子就会越来越退缩,越来越自卑。

当我们看到孩子陷入负向暗示中时,不妨多用正向的暗示帮他走出来,让他明白,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差,即便做不好也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用正向暗示的2个法则,增强自信的心理暗示。

①重复性法则

我们可以看到某些广告,非常魔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播放它的广告词。甚至别人说上一句,你立马就能接下一句。

它通过不断重复播放,让你大脑能产生自动反应,而当你需要的时候,你真的会优先选择它。

这就是重复的效果,它能暗示你的大脑去接受它、相信它。

所以,面对自卑的孩子,我们不妨每天重复去肯定他“你上一次就完成了,你是有能力做到的”、“你坚持把演讲讲完了,真的很厉害”、“你刚主动结交了新朋友,那自信的样子真让人喜欢”......

不断地欣赏他、肯定他、鼓励他,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就慢慢改变了,变成了那个充满自信的阳光模样。

②联系性法则

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让他舒服的东西,如他的手表或者能随身携带的小饰品。

当他每次进行正向的自我暗示时,不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触摸这个物品。

比如上台发言前紧张,那就顺时针触摸手表,一边触摸一边暗示自己:“放松,放轻松,没关系的,我可以做到。”

每次都这样做,慢慢的,孩子就会将“放松”、“我可以”等正向暗示,与触摸手表联系起来。

以后他再遇到负向情绪时,这个能让它产生正向、积极情绪的物品,就能及时提醒他,并且给予激励和勇气。

有了重复地正向暗示,并且有与正向暗示相关连的物品及时提醒,他就能慢慢获得自我能量,并且避免陷入慌乱中无法走出来。

骨子里自卑的孩子,一般不愿意做以上3件事,你见过这样的孩子吗?



上一条: 十五运会乒乓球项目第一次体测:80人全部达标
下一条: 世预赛国足0比1不敌沙特队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