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刘钢表示,该院主动顺应国家涉外法治工作大局战略部署,紧密围绕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目标定位。为此,已专门制定了包含23条检察措施的方案,全力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助推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自贸试验区发展。
8日举行的“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巡礼·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集中采访活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组织。采访中了解到,新疆检察机关基于自身检察职能,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积极行动。
在打击跨境犯罪方面,新疆走在全国前列。据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赵军介绍,全区已率先实现与海关缉私局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全覆盖,并高质效办理了多起重大玉石、洋酒走私等案件。案件办理并非终点,办案后期会进行深度复盘,通过制发针对性检察建议,旨在堵塞制度漏洞,力求达到“一案办理、全局治理”的良好效果。
为精准对接自贸区“三个片区”各自差异化发展与探索的重点需求,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地检察机关均出台了专门的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工作意见。尤其针对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存在的烟草行政监管法律适用模糊问题,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自治区烟草专卖局共同推动国家局下发批复文件,不仅明确了职责归属,也促进了该问题的综合治理。
随着经贸活动日益频繁,涉外案件中暴露出诸多新挑战。赵军进一步指出,走私犯罪、合同诈骗、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尤为突出。为应对诸如跨境取证难、资金穿透难、人员流动性大等障碍,检察机关将与海关等部门联手,以具体案件为突破口,推进相关类案的有效治理。计划适时开展走私案件侦查监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辐射效应。同时,检察机关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证据意识以及在证据调取、审查与判断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以更好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拥有最多的邻国接壤与最长的陆地国界线。基于此特殊区情,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大力推进国际司法合作。2019年5月,专门设立的国际合作处负责处理包括国际司法协助在内的事务。今年6月,该院又出台了加强全区涉外检察工作的15条具体措施,内容涵盖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国际合作、夯实工作基础等多个维度,为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与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夯实法治根基。
展望未来工作,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王次富强调,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对跨境洗钱、走私、电信网络诈骗、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领域的打击力度,同时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惩治。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以高质量的检察工作效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