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餐厅的服务机器人到雅加达商场的冰激凌,从欧洲家庭的果蔬到东南亚街头的电动汽车,中国消费品正以高性价比、创新设计和文化特色走进世界各国民众的“食住行用”,成为全球生活场中日益重要的存在。多家外媒近期聚焦中国品牌多元化的出海图景,展现其融入全球消费生态的深度与广度。
食:餐饮品牌成感知中国新窗口
中国餐饮及食品品牌正强势打开全球市场。新加坡亚洲新闻台指出,中国餐饮品牌的走红或正重塑国际消费者对中国的印象。《日本经济新闻》关注到蒙牛旗下艾雪冰激凌在印尼市占率第一、菲律宾第二的亮眼成绩。
法国freshplaza网站报道称,中国生姜、大蒜等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出口商还向当地农户传授种植标准。英国《经济学人》将蜜雪冰城列为全球最大快餐连锁品牌之一,并强调霸王茶姬计划2027年前在海外开设超1300家门店的创新布局。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观察到,东南亚近五年涌现大量中国特色超市和食品店。印有汉字的平价零食影响当地青年群体,中餐在社交媒体关注度攀升,形成“逆原产国效应”——产品质量提升显著改善了消费者对中国的认知。
住:家居家电凭设计实力圈粉海外
中国家居与家电产品以高性价比和创新设计赢得国际消费者青睐。英国《每日快报》报道了医生雪莉·贝克赴佛山采购家具的经历:她以150英镑购得质感出众的实木玻璃咖啡桌,并在TikTok分享“远超预期”的省钱攻略。
美国《今日美国报》注意到,海外用户通过中国电商平台采购家居用品的趋势上升。马来西亚留学生莫钧钧购买的中国破壁机因一键清洗功能获家人好评,敦煌网、淘宝国际站等平台助推3C数码及家居小商品热销。
在智能家居领域,中国品牌加速渗透发达国家市场。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企业正快速拓展日本扫地机器人市场。科沃斯半数中国在售产品已进入日本,追觅科技的仿生机械足机器人可跨越台阶,小米则提供全系列智能互联方案。《日本经济新闻》补充道,中国家居品牌在东南亚广受欢迎,产品升级精准匹配当地消费需求。
行:电动汽车技术实力重塑全球格局
中国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以技术突破重塑国际出行市场。日本《日经亚洲评论》指出,尼泊尔2023-2024财年进口电动汽车中76%来自中国,车企同步投资充电基建,破解普及瓶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在俄皮卡销量占当地24%市场份额,长城汽车位列第二。德国《世界报》报道,奇瑞进入英国市场半年售出超1万辆SUV,当地40%消费者愿考虑中国品牌,公司正评估本地化建厂。东南亚市场80%电动汽车为中国品牌,比亚迪、奇瑞稳居主力。
行业技术认可度持续提升。“电动汽车资讯”网站援引福特CEO观点称中国汽车具备“超前技术、更低成本和出色质量”。车载数字生态无需蓝牙配对即可映射用户数字生活,人工智能陪伴、面部识别等功能远超欧美基础配置。《纽约时报》引述行业顾问分析,强调比亚迪等品牌以“设计、技术、质量媲美顶级品牌且更具性价比”成为全球畅销标杆。
用:创新与文化元素撬动全球日常
文创、数码、美妆及服务机器人等品类以创新设计和文化基因融入全球生活。英国《经济学人》指出,中国品牌正颠覆“缺乏创意”的刻板印象:泡泡玛特玩偶引发全球收藏热,黄金珠宝品牌单店年销售额超外资竞品50%,高端美妆凭“用料与设计优势”获消费者青睐。
美国《今日美国报》观察到“中国网购热潮”席卷海外,敦煌网、淘宝国际站登顶美国购物应用下载榜,3C数码店铺英语咨询量激增。《日本经济新闻》聚焦服务机器人出海案例,上海擎朗智能为日本定制的送餐机器人助其成为公司最大海外市场。
彭博新闻社分析称,橘朵、花西子等美妆品牌借力TikTok和小红书打开全球市场。特色文化包装与产品创新引发排队抢购,多伦多美妆博主珍·泽评价:“中国品牌填补了西方市场哑光高光的空白。”这些品牌不仅提供优质商品,更成为文化载体,推动全球消费者对中国的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