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创作文艺精品 传达向上力量

发布时间: 2025-01-08   浏览量: 6141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易动市县领导决策网报道    

6.jpg

       “影视榜样·2024年度总评榜”综艺和剧集两场论坛举办。论坛嘉宾就“综艺类型的自我革新和题材嬗变”“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分进合击”主题进行对话,表示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剧集,要想出精品,都应扎根现实、扎根时代,回应社会关切,让普通人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节目要以亲民和共情引领观众

  针对综艺节目如何创新,综艺论坛嘉宾展开热烈讨论。

  要想创新,节目要有好的初心。《我在岛屿读书3》制片人、导演颜小可介绍,从推出第一季开始,节目组就将如何把读书节目做得更加亲民、更加轻松作为目标。《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执行总导演严慧子介绍,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相比迎合观众,主创团队更想引领观众。这种引领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观众从节目中找到解决困难、努力向上的力量。

  至于创新的具体手法,几档优秀节目的主创都颇有心得。颜小可介绍,《我在岛屿读书》第一季创作时,节目组进行了认真调研,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诗歌热、文学热是节目的社会基础,能让这批观众共情。而节目已走过三季,需要主动正视IP的生命周期,未来要更加面向普通读者。

  严慧子提到,《诗画中国·江河万古流》主动拥抱新技术,比如在拍摄《千里江山图》一期时,主创团队制作3D版《千里江山图》,又将节目与AI、AR等相结合,制作中国AI盛典时,用AI技术还原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人物,使得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变得鲜活生动。

  《喜剧之王单口季》《喜人奇妙夜》两档喜剧节目的主创均表示,与社会热点话题相关联,是喜剧综艺能赢得观众喜爱的有效途径。《喜剧之王单口季》总导演杨晓雨说,始终强调每位演员都是普通人,通过努力讲好普通人的故事、付航等普通人成为“喜剧之王”的经历,让观众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喜人奇妙夜》制片人陈芸芸透露,节目将始终关注社会热点,精心打磨每个包袱,努力创作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作品。

  扎根现实始终是创作主流

  剧集论坛上,嘉宾以“现实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分进合击”为主题进行了探讨。《追风者》《问苍茫》编剧翁良平,《玫瑰的故事》编剧之一李潇,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艺术总监、《我是刑警》总制作人郭现春等与会嘉宾认为,无论题材如何多变,扎根现实、扎根时代的现实主义手法,始终是剧集创作的主流

  谈及剧集中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李潇表示,她创作情感题材较多,不可避免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但这与现实主义并不矛盾。比如,在创作《玫瑰的故事》剧本时,她对亦舒原著进行大胆改编,将故事发生地点移到北京,将故事发生时间改为千禧年前后。之所以如此改动,就是为了让剧集能让当下年轻人更有共鸣。

  郭现春介绍,《我是刑警》创作时,编剧团队先后前往15个省区市的基层公安局进行采访,对话200多位刑警形成超200万字的采访稿,最终确定了“一个刑警35年的光辉岁月”的主题。极度写实的《我是刑警》播出后反响良好,反映出现实题材精品有着良好的观众缘。

  去年,翁良平所创作的《问苍茫》《追风者》先后播出,前者讲述毛泽东在1921年至1927年间的故事,后者是讲述民国时期“金融+谍战”的作品。翁良平也对现实主义手法运用深有体会。他介绍,为切合《追风者》所展现的民国时代,他搜集了大量资料,阅读了不少民国金融家的传记。在翁良平看来,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细节、注重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追风者》主人公魏若来初到上海时的求职、打拼,与现在年轻人的经历很相似,年轻观众追剧时常能感同身受。

  而像《问苍茫》这样的重大历史题材,现实感的体现也要有侧重。翁良平解释,人物的塑造、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成长,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始终是电视剧创作关注的焦点。《问苍茫》主要表现30岁左右的毛泽东,因此剧集在创作前就确立了“百年前的伟人同样是年轻人”的主题,从而引起了当下年轻观众的共鸣。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条: 都灵大冬会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成立
下一条: “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启动春节文化系列活动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