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初冬时节,山西忻州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内流水潺潺,鹭鸟翩飞,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作为汾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这片湿地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已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栖息地。

该湿地公园自2014年启动建设,2019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是目前忻州市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园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原本受损的自然湿地得到全面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持原始自然状态,人为干扰极少。
生态修复工程显著提升了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目前公园内已记录维管束植物388种,野生脊椎动物173种,成为众多珍稀物种的繁育庇护所。
常年驻守园区的当地村民李全全见证了这片土地的蜕变:"从前这里砂砾遍布,如今清水长流,不仅吸引了大量珍稀鸟类,还迎来了众多游客。"生态改善的同时,静乐县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在汾河沿线村庄培育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等新业态。
鹅城镇杨家崖村借助湿地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等特色项目。村党支部书记武新田表示,多元化经营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生态价值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相融合,静乐县正将这片湿地打造成集生态涵养、科普教育、低碳示范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贡献着静乐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