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浙江省正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保障体系和培育银发经济等举措,积极探索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截至2024年底,该省户籍老年人口已超1450万,老龄化率达到28.3%,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32%。
为夯实养老服务基础,浙江着力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区域均衡发展。针对偏远地区养老服务短板,创新推出"海岛支老"模式,组织5个基础较好的市对口支援15个悬水小岛;同时开展"山区助老"等公益行动,弥补服务空白。在桐庐山区,无人机送餐服务将老年送餐时间从半小时压缩至5分钟,让科技为养老赋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成为浙江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完善制度体系,该省已发布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和行业规范,实现从保费征缴到待遇支付等八个方面的规范统一。同时推进"多评合一"改革,建立异地服务直接结算制度,方便失能人员享受护理服务。数字化监管平台"浙里长护在线"实现了从评估到支付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浙江积极培育智能养老产业。在杭州的AI银龄智享体验馆,智能养老轮椅通过语音交互系统,能帮助老人取用物品、按压电梯,展现了科技对养老生活的改善。该省还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银发街区、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发展旅居康养新业态,力求实现园区、街区、社区、景区"四区联动"。
从织密普惠养老服务网,到探索长护险制度创新,再到布局银发经济新赛道,浙江正以系统思维描绘"老有康养、老有所乐"的共富图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