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等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迎来本科首次招生。引人瞩目的是,这些新锐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不仅比肩传统985高校,甚至超过了其中不少名校。
随着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断涌现,它们正成为越来越多高分考生的志愿选择。这些高校普遍具有高起点、高投入、精专型(小而精)、研究型等鲜明特征。
录取表现亮眼:多省数据超越名校
日前,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在广西、湖南、江西的录取分数线揭晓。根据广西招生考试院7月18日公布的2025年本科普通批投档情况(物理科目组),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达616分,已超过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高校及一批211名校。在湖南和江西,其投档线同样超越多所985、211高校。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今年仅在浙江省内招生。7月21日公布的浙江省2025年普通类第一段平行投档线显示,首次招生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分数线为656分,对应位次8518名,超过多所985院校。
同样今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大湾区大学,面向广东省招收80名学生。其最低投档分为622分(全省排名13266),仅比中山大学(628分)低6分,与华南理工大学投档分数(622分)持平。
高分数线背后的原因:高起点、精定位、强师资
这些新大学为何能在招生首年就取得如此成绩?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认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起点高,不仅学生起点高,还需招聘高水平师资,这需要大量投入。其专业设置专注于国民经济发展紧缺的前沿应用学科,采取“精专型”办学模式,而非面面俱到。
丁长发指出分数线高的多重因素:一是师资力量雄厚,坐拥多名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二是招生规模小、专业少,主要聚焦于社会急需、全球前沿的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
办学特色鲜明:创新培养与顶级资源
各校均展现出独特的办学理念: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定位“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今年仅面向五省招收50名本科生。校长王树国提出“八年制本硕博不内卷”培养计划,旨在打通本硕博壁垒,减少学生阶段性焦虑。
大湾区大学以“理工科、小而精、高水平研究型”为定位,由著名数学家田刚领衔。学校汇聚全球近30国学术资源,拥有10名院士、78名国家级人才,师资实力强劲。首届80名本科生师生比仅为3:1,学生从入学起就有机会接受院士、讲席教授亲授基础课和一对一指导。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实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含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方向),面向浙江全省仅招70人。
深造率高,定位清晰受认可
从已发展的同类高校看,新型研究型大学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普遍很高。例如,上海科技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84.3%。
相比多数985高校每年数千人的招生规模和涵盖冷热门的百余专业,新型研究型大学招生数量少、定位精准。丁长发强调,分数线超越985是表象,关键在于其借鉴国际经验,清晰定位,将资源集中用于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考生志愿选择更趋多元自主
今年高考后,志愿填报话题再次引发关注。例如,江西瑞昌一名老师因三名高分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而愤怒解散群聊,后道歉检讨,校方强调尊重学生意愿。最终,三名学生均按自身意愿填报了“他校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