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7-21 宁波口岸上半年进出口稳定增长,民营企业成主力引擎
  • 2025-07-21 中国产消费品深度融入全球日常生活场
  • 2025-07-20 链博会“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范”更强更足 潮起东方
  • 2025-07-20 中拉青年聚西安:感知中华文明共论合作发展
  • 2025-07-19 用电负荷破纪录 电力股“高温”不退

    动态

  • 网约护士上门解难题 居家护理何时进医保?
  •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球首次实现10000公里超远程机器人肝癌根治术
  • 西藏林周县蓬勃发展藏香产业带动藏民致富
  • 31省份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出炉:京沪超4.5万元,苏浙超3万元
  • 中国经济下半年发力点何在?
  •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 上饶市广丰区五都镇:办好文化实事 厚植民生底色
  • 金价上涨暂停,未来走势解析
  • 过渡型职业,如何成为“渡人之舟”? 拓一席之地,让留下的愿意留下、离开的有能力离开
  • 暑期跨境热潮涌动,亲子研学客流激增

    市县

  • 新疆畜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力量

    三农

  • 江西田墩镇:李子丰收挂满枝 “绿宝石”甜了致富路

  • “网聚正能量 赋能百千万—我爱湛江和美乡村” 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雷州

  • 从“靠进口”到“树上熟”:三亚榴莲展现中国热带农业新图景

  • 城旅融合“水为媒”

  • 三农视角:作风建设沉下去 乡村振兴实起来

  • 枝头“黄金果” 田墩镇用早梨“撬动”乡村振兴

    法治

  • 暑期兼职陷阱当心!有学生成诈骗帮凶
  • 快递被“消火栓”签收?安全隐患警示
  • 成都“绣花功夫”治理共享单车小广告顽疾 问题率骤降至2%
  • 杭州余杭通报自来水气味异常情况
  • 广西梧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韦彦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儿子捂摄像头阻转账 母亲险遭诈骗幸免损失
  • 上海警方破获“一键搬店”非法软件案
  • 衡阳中院通报百亿传销案终审结果 主犯获刑八年
  • 邻居冒用地址点外卖,法律风险不可小觑
  • 网信办公布短视频整治第二批案例 六大类违规账号遭处置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暑期兼职陷阱当心!有学生成诈骗帮凶

发布时间: 2025-07-21   浏览量: 56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暑假来临,很多学生希望通过兼职充实生活、增长见识并赚取零花钱。然而,不法分子正利用这种心理,打着兼职的幌子诱骗学生参与诈骗活动。

近日,一位初中生小郑想在假期做些社会实践。他在社交软件上搜索“兼职”、“日结工资”等关键词,加入相关群聊后,很快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对方声称提供“在家动动手指发信息就能赚钱”的工作,这正中小郑下怀。他按要求下载了另一款通信软件,添加了对方。对方自称是电商客服团队,解释因部分顾客信息不全导致送货困难,需要小郑帮忙发短信提醒完善信息。

小郑收到53个电话号码和短信模板,按要求群发了信息。但发送后不久,他就感到不对劲:陆续有收到短信的人直接回拨他的电话询问快递详情,而他对此一无所知。当他质问对方公司名称和货物详情时,对方开始含糊其辞。小郑这才醒悟:若真有专人处理回电,根本不需要他群发短信!他连忙上网搜索,发现自己很可能被利用了。愧疚的小郑立即给那53个号码补发了防骗提醒短信。

除了未成年人被诱骗充当“信使”,诈骗分子还在游戏里发布兼职广告,瞄准涌入的学生玩家。高一学生小李就在游戏大厅看到“居家兼职做客服,动动手指赚150”的广告,主动私聊发布者。对方声称是客服团队招募员工拨打客服电话,话术很简单:告知对方“百万保险即将到期,不续费会被扣钱,需联系技术人员退款”。每通电话几元报酬。小李打了十几通电话后拿到了报酬,但很快民警找上了门。民警告知小李这是诈骗行为,他已被利用。幸运的是,小李的行为未造成他人被骗,民警对其进行了训诫,揭露了骗局,并责令家长加强监管。

警方提醒:警惕兼职诈骗套路

警方强调,假期中看到“轻松赚钱,日结150”等字眼的兼职广告切勿轻信,其往往带有诈骗性质。更需警惕的是,当对方要求你通过自己或家长的手机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重要个人信息时,务必拒绝操作,避免被利用。

家长责任:监管与教育并重

作为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上网行为和零花钱来源。如发现孩子有来源不明的大额零花钱,务必重视。家长应主动向孩子普及反诈知识,教会他们识别常见骗局,提升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务必看管好自己和孩子的手机及支付工具,避免孩子在无监管状态下使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假期高发诈骗类型预警

警方列举了几种假期学生易遭遇的诈骗类型:

1. 兼职刷单类:先以小利骗取信任,再诱导大额投入后卷款消失。

2. 演唱会门票诈骗:在二手平台引流,以“代购”名义索要个人信息或诱导扫码登录虚假平台购票,再以“出票失败需退费”等借口诱骗下载涉诈App。

3.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利用学生玩家对免费皮肤、升级装备的渴望实施诈骗。

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性质与法律责任

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成为诈骗帮凶多属“被诱导型参与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即使未成年人不知情,其协助行为若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须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财产损失等)。此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若家长纵容放任孩子参与此类活动,相关部门可对其训诫并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司法实践中,判断家长是否尽到教育和监管义务,核心原则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若监护人确实未尽义务,除承担民事赔偿外,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一十八条,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可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需报告公安机关;公检法机关可对监护人训诫并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上一条: 广西梧州市委原常委、秘书长韦彦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下一条: 没有了!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