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与技术体验
21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参访团走进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面对中国原创的“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来自海外的华文媒体嘉宾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问:“菲律宾哪些医院应用了这项技术?”“重庆与香港如何远程协同手术?”工作人员现场演示设备原理,并邀请嘉宾通过操作在有机玻璃上刻字。老挝资讯网副总经理杨芳成功刻下“中老”二字,引发阵阵惊叹。
技术原理与全球应用
“海扶刀”利用聚焦超声消融技术,通过体外超声波精准靶向体内病变组织,在65至100摄氏度高温下实现非侵入性治疗。整个手术过程不开刀、不流血、无辐射,能完整保留正常器官功能。自2002年首台设备出口英国牛津大学以来,该技术已走进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医疗机构,累计治疗良恶性肿瘤患者超32万例。尤其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表现活跃:在东南亚,菲律宾、印尼等国医院建立临床合作中心;在非洲,技术通过中南合作项目纳入当地高端医疗体系。
国际反响与合作契机
参访中,杨芳直言老挝亟需此类技术,希望借中老铁路便利深化合作,架起“健康之桥”。香港01记者朱加樟通过远程协同平台,实时观察到重庆专家支持香港手术的场景,感叹“两地医疗合作变得具象化”。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发现南美多国已引进设备,唯独巴西尚未应用,当场联系国内机构推进对接:“回国后将全力搭建合作桥梁,把‘海扶刀’带到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