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年来,虎头蜂因其被宣称的所谓药用价值,在网络平台上被部分商家大肆销售,甚至出现大规模养殖现象。然而,这类毒蜂不仅攻击性强,还可能对生态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在一些直播渠道中,虎头蜂被以每只1至2元的价格公开售卖,商家声称其泡酒或外用具有“治疗功效”。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相关制品多为无标识、无生产信息的“三无”产品,安全性与真实性存疑。
据了解,部分养殖户的主要盈利点实为销售蜂蛹,用作餐饮食材。有养殖场负责人坦言,所谓虎头蜂酒的疗效实为营销噱头,实际并无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一些养殖者为追求更高利润,转向繁殖攻击性强、繁殖快的特殊品种,如被称作“红娘”的虎头蜂。这类蜂种不仅体型大、活动范围广,还频繁引发伤人事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已被多地明令禁养。
在湖南、广西等地,有养殖户在缺乏防护和警示的情况下,于居民区附近放养红娘虎头蜂,严重威胁周边群众安全。尽管部分省份已出台清退或禁养措施,但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对虎头蜂养殖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与安全规范,导致监管存在空白。
专家指出,虎头蜂无序养殖不仅增加了伤人风险,还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业内甚至出现攻击性更强的“七里游”虎头蜂养殖尝试,进一步加剧生态与安全隐忧。
面对这一灰色地带,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公共安全、生态保护,已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规范养殖行为、加强行业监管,或成下一步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