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数字网报道 假期出游,不少游客愿意购买“快速通道”服务节省排队时间。然而,部分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文字游戏”将普通服务包装成VIP套餐,使游客陷入消费陷阱。

近期,多位消费者反映遭遇“快速游玩”套餐误导。天津杨女士花费5807元购买北京环球影城套票,宣传中包含“14项优速通”和专属观赏位,实际体验却只是导游引导至普通区域,为此多支付1421元。福建黄先生也遇到类似情况,平台标注的“14项快玩”实为领队带队游览,而非官方快速通道服务,关键说明被隐藏在折叠条款中。
此类套餐在多个第三方平台均有销售,其共同特点是在名称中使用“快通”“VIP尊享”等易与官方服务混淆的词汇,却在细则中模糊具体权益,不明确标注是否获得官方授权。
旅游专家指出,游客对目的地环境陌生,难以全面掌握信息,这为商家玩“文字游戏”提供了空间。同时,旅游消费具有跨地域、流动性特征,维权成本较高,助长了部分商家“一锤子买卖”的心态。
法律专家表示,经营者通过误导性宣传诱导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第三方平台对入驻商家负有监督责任,需承担相应连带责任。
业内建议,治理此类乱象需监管部门、平台、景区等多方协同,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共同维护健康的旅游消费环境。游客在购买服务时也应仔细阅读条款明细,警惕模糊宣传,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