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用一双受限的手,重启人生——“两指”琴师李国标的追梦故事

发布时间: 2024-12-02   浏览量: 5930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报道      

       命运有时像一道紧锁的大门,将人们关进不确定的牢笼,而有些人,注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撬开它。

  在深圳龙岗,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艺术家,名叫李国标,人称“两指”琴师。因突遭病故,他的手不能如常人般灵活,可他却一次又一次不屈于病痛,冲击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桎梏。

  从景泰蓝艺术到扬琴演奏,再到体育竞技,他用一双受限的手,重新定义何谓人生之可能。

  从康复途到画匠路

  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了李国标原本平静的生活。他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为了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数万元债务。

  病床上,李国标内心充满挣扎与不安,但他心中始终有个念头:家里还有四位老人要赡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自己是顶梁柱,绝不能倒下。

  在医生指导下,他在病床上坚持锻炼,渐渐可以下床走路。出院后,因家中没有专门器材,家人便将一辆旧自行车固定住,让他每天骑车锻炼四小时。龙岗区残联也向李国标伸出援手,职康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训练计划。

  几年后,李国标终于能下床行走,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久违的笑容也回到脸上。他暗下决心,要找个事儿做,重新活一把,把丢掉的生活夺回来!

  2013年,职康中心在深圳率先举办了“景泰蓝珐琅画职业技能培训班”,旨在通过艺术为残障人士带来就业机会。面对颇为复杂的工艺流程,身体的局限一度让李国标心生迟疑,但在工作人员鼓励下,他决定一试。

  每天,他都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一个,努力克服手部不便,勤学苦练。两年里,李国标掌握了景泰蓝珐琅画的全部16道工序,尤其是在点蓝、过膜等关键工艺上,技艺日臻精湛。

  2016年,李国标带领残障人士团队在龙岗成立了“特美工坊”,不仅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还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国外交流展示。工坊成立以来,展售作品300余幅,义卖收入30多万元,每月带动人均增收数千元。

  他的事迹也鼓舞了身边许多残障人士,大家纷纷加入,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珐琅画,也描绘着充满希望的生活,李国标也因此获评“感动龙岗人物”。

  从“两指”琴到运动场

  在珐琅画创作中,李国标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但他不满足于此。

  2014年,职康中心为残障人士组织了“梦飞龙城”民乐团。在看到扬琴演奏时,李国标心中激荡起涟漪。“扬琴的声音太美了,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他回忆道,尽管双手功能有限,但他愿意再次尝试。

  扬琴的演奏需要双手协同,对李国标来说难度巨大,尤其是当左手完全无法发挥作用时,身体的限制,横亘于他对扬琴的热忱面前。几经尝试,他将两根琴竹绑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以相对简单的动作进行演奏。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手指很痛,经常肿,但这是我必须跨越的障碍。”经过持久的练习,李国标现已能够熟练地弹奏《梁祝》《喜洋洋》等几十首经典曲目。

  “每一次演奏,都是我向身体极限发出的挑战,更是我对精神韧性的磨砺。”他告诉记者。

  如今,李国标也成为“梦飞龙城”民乐团的一员。当扬琴之音悠扬,音乐表达着他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仿佛也在告诉聆听者们,他正用一双受限的手找回另外一部分人生。

  艺术也并非是李国标重启人生的唯一表达,在多年的康复训练中,他也渐渐地爱上了运动,勇于尝试门球、铅球、标枪等项目,渴望通过运动释放压力与能量。

  “体育和艺术有共通之处。”李国标谈到“跨界”时笑着说,“两者都能帮我更好地掌控身体,找到生活节奏。”

  他会试着将奏琴的韵律感融入运动中,在一场场比赛里,挑战着身体的极限,用尽情挥洒的汗水,释放生命的炽热与脉动。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条: 宋才发教授接受媒体专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健发展
下一条: 猎罪图鉴2》檀健次:遇见沈翊很幸运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