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用一双受限的手,重启人生——“两指”琴师李国标的追梦故事

发布时间: 2024-12-02   浏览量: 5962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报道      

       命运有时像一道紧锁的大门,将人们关进不确定的牢笼,而有些人,注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撬开它。

  在深圳龙岗,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艺术家,名叫李国标,人称“两指”琴师。因突遭病故,他的手不能如常人般灵活,可他却一次又一次不屈于病痛,冲击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桎梏。

  从景泰蓝艺术到扬琴演奏,再到体育竞技,他用一双受限的手,重新定义何谓人生之可能。

  从康复途到画匠路

  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了李国标原本平静的生活。他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为了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数万元债务。

  病床上,李国标内心充满挣扎与不安,但他心中始终有个念头:家里还有四位老人要赡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自己是顶梁柱,绝不能倒下。

  在医生指导下,他在病床上坚持锻炼,渐渐可以下床走路。出院后,因家中没有专门器材,家人便将一辆旧自行车固定住,让他每天骑车锻炼四小时。龙岗区残联也向李国标伸出援手,职康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训练计划。

  几年后,李国标终于能下床行走,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久违的笑容也回到脸上。他暗下决心,要找个事儿做,重新活一把,把丢掉的生活夺回来!

  2013年,职康中心在深圳率先举办了“景泰蓝珐琅画职业技能培训班”,旨在通过艺术为残障人士带来就业机会。面对颇为复杂的工艺流程,身体的局限一度让李国标心生迟疑,但在工作人员鼓励下,他决定一试。

  每天,他都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一个,努力克服手部不便,勤学苦练。两年里,李国标掌握了景泰蓝珐琅画的全部16道工序,尤其是在点蓝、过膜等关键工艺上,技艺日臻精湛。

  2016年,李国标带领残障人士团队在龙岗成立了“特美工坊”,不仅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还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国外交流展示。工坊成立以来,展售作品300余幅,义卖收入30多万元,每月带动人均增收数千元。

  他的事迹也鼓舞了身边许多残障人士,大家纷纷加入,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珐琅画,也描绘着充满希望的生活,李国标也因此获评“感动龙岗人物”。

  从“两指”琴到运动场

  在珐琅画创作中,李国标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但他不满足于此。

  2014年,职康中心为残障人士组织了“梦飞龙城”民乐团。在看到扬琴演奏时,李国标心中激荡起涟漪。“扬琴的声音太美了,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他回忆道,尽管双手功能有限,但他愿意再次尝试。

  扬琴的演奏需要双手协同,对李国标来说难度巨大,尤其是当左手完全无法发挥作用时,身体的限制,横亘于他对扬琴的热忱面前。几经尝试,他将两根琴竹绑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以相对简单的动作进行演奏。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手指很痛,经常肿,但这是我必须跨越的障碍。”经过持久的练习,李国标现已能够熟练地弹奏《梁祝》《喜洋洋》等几十首经典曲目。

  “每一次演奏,都是我向身体极限发出的挑战,更是我对精神韧性的磨砺。”他告诉记者。

  如今,李国标也成为“梦飞龙城”民乐团的一员。当扬琴之音悠扬,音乐表达着他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仿佛也在告诉聆听者们,他正用一双受限的手找回另外一部分人生。

  艺术也并非是李国标重启人生的唯一表达,在多年的康复训练中,他也渐渐地爱上了运动,勇于尝试门球、铅球、标枪等项目,渴望通过运动释放压力与能量。

  “体育和艺术有共通之处。”李国标谈到“跨界”时笑着说,“两者都能帮我更好地掌控身体,找到生活节奏。”

  他会试着将奏琴的韵律感融入运动中,在一场场比赛里,挑战着身体的极限,用尽情挥洒的汗水,释放生命的炽热与脉动。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条: 宋才发教授接受媒体专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健发展
下一条: 猎罪图鉴2》檀健次:遇见沈翊很幸运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