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举行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黔江水域投放鱼苗116万尾,涵盖长鳍光唇鱼、黄尾鲴等流域特有物种以及“四大家鱼”等多个品种。此次放流注重兼顾生态平衡与物种保护,有效补充了珠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

为提升鱼苗存活率,放流过程中实施了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包括严格检疫筛选、运输途中持续供氧控温、设置专用放流滑道等措施,确保鱼苗健康入江。
据了解,大藤峡工程已累计开展26次增殖放流,投放鱼苗总量近2000万尾。在持续开展放流的同时,项目单位积极推进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已成功实现对乌原鲤、多线盘鮈等11种珍稀或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优化流域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也为推动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