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广西龙州县现代数字化生态奶水牛示范园内,壮硕的奶水牛近日正有序进入挤奶区。工作人员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采奶与储存流程,展现出当地奶水牛生态循环养殖的新模式。这一变化得益于“粤桂协作”机制带来的资源支持,企业与农户共同推动奶水牛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龙州县素有养殖水牛的传统,但过去长期以散户散养为主,存在品种退化、产奶量不高、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入东部企业,将先进产业经验与山区资源相结合,有效推动奶水牛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
据广西龙州甘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兆轩介绍,示范园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存栏奶水牛将达1.5万头,每日产奶量约30吨。企业采用“政府管建、企业养牛、农户管养”的三方协作机制,既保障产业标准化发展,也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我们推行种牛扩繁合作养殖,由公司统一回购,农户单头牛可获收益约1600元,且无需承担市场风险。”温兆轩表示,截至2025年10月,该公司已在龙州县12个乡镇设立合作养殖点,合作存栏奶水牛超过1000头。
返乡投身养殖的黄纯恺是合作农户之一。作为曾经的脱贫户,他多次前往养殖基地学习技术,目前合作养殖水牛上百头,预计可获利16万元。他表示,希望通过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将奶水牛养殖发展为家乡的特色产业。
目前,企业已在龙州和广东鹤山开设鲜奶吧旗舰店,加快乳制品市场推广。未来计划实现年存栏良种母牛1.5万头、年产优质水牛奶1.5万吨的目标,构建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龙州县近年来陆续出台“牛十条”等扶持政策,并制定产业五年发展规划,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支持牛舍建设、设备购置和饲料加工等环节,鼓励群众参与养牛产业,持续发挥特色养殖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