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10-15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 2025-10-15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 2025-10-14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开幕 汇聚全球智慧共筑韧性农食体系
  • 2025-10-14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 2025-10-14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动态

  • 2025年多项农村补贴标准上调,惠农政策更精准
  •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 天津邮轮旅游火热 "双轮擦肩"高效通关创纪录
  • 规范旅拍市场秩序,按下行业“规范键”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开展大型系留点火试验
  • 暑期图书馆变身“托儿所”凸显儿童看护困局
  • 龙丽高速引客来,浙南山村夏日清凉变致富“金矿”

    市县

  • 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多元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

    三农

  • 三位长沙青年的乡村数字试验:用代码与直播唤醒锦岩村

  •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三江罗汉果铺就乡村“甜蜜”振兴路

  •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 福建柘荣:金秋稻浪翻涌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 闽南渔村绽放世界 小簪花带来大流量

    法治

  •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 住房租赁新规满月观察:市场秩序趋好,租客权益保障提升
  •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耕地保护进入新阶段
  • 自家安装摄像头,边界在哪里?
  • 戚薇坦诚肉毒过量致“吊梢眼”曝光医疗隐患,美容医生警示“毒王”风险
  • 深圳南山法院重判航测软件著作权侵权案
  • 斩断未成年直播利益链——三管齐下遏制MCN违规签约乱象
  • 拆穿“李鬼”:假冒账号“碰瓷”的三大案例与警示
  • 大丰警方奔袭千里追赃 反诈警示:警惕假“公检法”索要现金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煤海蝶变绿洲:鄂尔多斯矿区生态重生记

发布时间: 2025-07-12   浏览量: 222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王三保轻抚栈道旁新栽的沙棘树,目光投向满山遍野的翠绿,感慨道:“以前收工摘下口罩,里面全是黑灰,如今连鞋面上都难见煤灰了。”

“现在连野兔都敢往人跟前凑。”他的话语,生动描绘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这座煤炭大城从“煤海疮疤”到“生态绿洲”的惊人转变。

清晨时分,王三保再次漫步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一处由当地煤炭企业打造的矿山生态旅游区木栈道上。他脚下的土地,正是他曾挥洒汗水二十余年的露天矿坑旧址。

回忆起工作过的哈尔乌素沟,王三保记忆犹新:“千疮百孔的矿坑、漫天飞扬的煤尘、寸草不生的矸石山,这片土地曾经伤痕累累。”

这一困境的转机,始于《准格尔旗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21—2025)》的编制,以及2023年初绿色矿山建设生态修复(提升)治理20条措施的出台。在此背景下,扎根于黄土高原的当地煤炭企业,面貌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记者了解到,准格尔旗的煤炭企业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五大核心工程,将昔日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成功改造为良田、森林与草原交织的绿色画卷。当地煤炭企业生态环境保护部副主任王瑜介绍:“这项技术不仅修复了脆弱的生态,更成为向黄河流域乃至全国资源型地区推广的低成本、易复制的‘鄂尔多斯样板’。”截至2024年底,企业累计投入28.8亿元用于复垦绿化,9.85万亩土地重披绿装,植被覆盖率从25%跃升至85%以上,平均侵蚀模数降低了88%。

准格尔旗的生态修复,不仅让荒山重现绿意,更成为激活富民的强劲引擎。在煤炭复垦区,当地企业延伸出一条集种植、养殖、果酒生产、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链。这条链每年吸纳3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8万元。夏日里,复垦区的苹果压弯枝头,葡萄酒醇香四溢,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图景在此徐徐展开。

随着生态底色日益亮丽,鄂尔多斯对矿区复垦土地的多元化综合利用探索也渐入佳境。沿蜿蜒公路南行,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镇潮脑梁村的日光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村民刘翠花在草莓大棚里忙碌着,红彤彤的果实映照着她灿烂的笑容。“以前守着荒地发愁,现在土地流转有分红,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曾经的荒芜之地,如今变成了“聚宝盆”。

记者从东胜区获悉,铜川镇先后流转神山村范家塔社、赵家沟社复垦土地5636亩,实施了500亩“药光互补”项目,种植黄芪和板蓝根。通过“土地二次流转收入+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光伏板下种植收益”的模式,有效解决了转移农民进城后的土地利用、持续增收及就近就业问题,村民人均增收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65万元。依托矿区生态修复成果,当地还将工业遗址转化为研学基地,把复垦土地打造成“新能源+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工业遗址研学+生态旅游”的文旅新模式正崭露头角。

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露天矿山土地复垦202平方公里,治理采空塌陷区248平方公里;建成生态农业养殖项目39个、矿山公园6个、光伏发电项目24个;并已购置清洁能源矿卡、装载机、挖机、钻机等生产运输设备249台,设置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103台。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向记者表示,从“黑色煤海”到“绿色氧吧”,从“资源依赖”到“生态赋能”,在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道路上,鄂尔多斯正积极探索绿色转型路径,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上一条: 民俗加持产品助力 内蒙古东部小城文化IP赋能乡村文旅
下一条: 草原盛会正当时:那达慕,传承千年的欢乐与竞技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91110107MADGKT556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