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面对乡村资源分散、产业薄弱等发展瓶颈,山东省济南市近年来创新推行片区化发展模式,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相邻村庄从“单打独斗”转为“协同共建”。目前,该市已建成各级和美乡村片区85个,覆盖村庄超过880个,逐步走出一条城乡融合、景村一体的振兴路径。

在推进过程中,济南市注重引导乡村片区主动对接城市资源,承接产业、消费与人才外溢,将地理上的“近”转化为发展上的“融”。各片区围绕“靠城发展、为城服务”定位,既引入城市资本完善设施、拓展市场,也致力于打造功能复合的“城市后花园”,提供农产品与生态文化双重供给。
具体实施中,济南以10个左右相邻行政村为基本单元,择优选取3个左右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中心村,推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优先集聚。为解决“强村带弱村”的协同难题,当地通过组建“片区联合党委”“强村公司”等机制,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发展共同体。
在莱芜区“雪野三乡·和美画廊”片区,依托雪野湖生态资源,王老村打造了“天上的街市”文旅项目,构建“夜游星河”等特色产品体系。片区还引入企业建设北斗数字农业基地,以遥感监测、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农业效益。
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则推动村庄串点成线、错位发展。西营村联合科研机构发展明水香稻种植,推广“稻渔共生”模式,亩均收益提高30%,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相邻的桃花山新村专注锦鲤养殖与藕虾套养,并借力民宿与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吕家村则承接明水古城溢出效应,发展婚庆经济,带动数百人就业。
通过片区化联动、品牌化运营与产业链延伸,济南乡村逐步实现从“点上出彩”到“全域提质”的跨越,不仅留住了乡愁,更激活了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区域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