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四川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一座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鹦鹉养殖基地正悄然兴起。清脆的鸟鸣声中,非洲灰鹦鹉、黄颈亚马逊鹦鹉、琉璃金刚鹦鹉等十余种国际名贵品种在这里健康成长,成为当地特色养殖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基地负责人阿斌介绍,该养殖基地建有专业的繁育室、孵化室和育雏室,形成了标准化的高效养殖体系。目前存栏鹦鹉2000余只,预计到明年6月繁育期结束后,将新增幼鸟5000余只,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规模化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阿斌回忆,创业初期因缺乏专业技术曾遭遇严重损失。为此,他专程赴福建、广东等地系统学习养殖技术,从饲料配比、环境调控到孵化繁育,逐一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建立起成熟的养殖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创新采用"直播带货"模式,让鹦鹉亲自当上"销售主播"。在直播间里,训练有素的鹦鹉不仅能说"你好"等吉祥话,还会哼唱小调,吸引大量网友关注。"'小太阳'等品种特别受欢迎,直播销量相当可观。"阿斌表示,除线上直播外,基地还与多家宠物店建立稳定合作,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万至400万元。
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60多岁的肖和琴原本靠种地维生,如今在基地负责鹦鹉喂养工作。"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收入,还学到了养殖技术,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她高兴地说。据了解,基地目前已为周边村民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展望未来,基地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深化特色养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这些色彩斑斓的鹦鹉正从达州通川"飞"向全国市场,"飞"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