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清晨的霍尔果斯口岸,中欧班列轰鸣驶向远方,货运车辆在通道中有序通行。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这里正见证着新疆外贸的蓬勃发展。以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为例,其出口额在十一年间实现了约46倍的增长,从2013年的5000万美元跃升至2024年的23亿美元。
口岸通关效率的显著提升是推动外贸增长的关键因素。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以往货物出境需要两到三天,如今通过“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和创新实施的7×24小时通关机制,最快仅需4至6小时即可完成全部流程。特别是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的开辟,使果蔬出口实现“提前申报、随到随验”,整体时效提升50%,物流成本下降超过20%。
这场效率变革得益于制度创新与科技应用的深度融合。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每辆车生成专属二维码,整合关键信息,实现“一扫即过”,彻底告别纸质单据人工申报的传统模式。数据显示,这些措施使口岸出境货物作业流程减少60%,综合成本下降约50%。
在公路口岸快速发展的同时,铁路口岸也实现了能级跃升。通过优化“换装+查验”联合作业流程,入境返程班列的换装时间压缩至平均每列仅需2小时。今年前10个月,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8000列,较去年提前40天达成这一目标。
口岸繁荣不仅体现在数据增长,更切实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金亿集团业务量从每日出车20多辆增长至近200辆,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参与特色种植,实现每亩地年均增收超千元。
新疆外贸能级的整体提升,民营企业功不可没。据统计,前三季度新疆民营企业进出口值达3673.9亿元,同比增长23.4%,对全区外贸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随着通道优势持续释放,新疆正从“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加速转型,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