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在开发超过半个世纪后,大庆油田杏南油田部分油井因条件复杂、效益不佳,逐渐成为长期关停或低效生产的油井。其中,连续六个月日产油量不足1吨的低效井就达百余口,这些井不仅占用资源,更制约了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面对这一挑战,大庆油田采油五厂将长关井和低效井治理作为重点工作推进,着力挖掘剩余油潜力,优化注采系统。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类型油井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治理方案。
对长期关停的油井,团队开展了分区块、分层系的专项调查,逐一分析关井原因与现状。按照"重点区块集中治理为主、普通区块零散治理为辅"的原则,通过补孔、压裂、修井、堵水等多种技术手段,推动这些"沉睡"的油井重新投入生产。
对于低效生产井,则推行"一井一策"的精准治理策略。将措施改造与层系井网调整有机结合,实施开发、油藏、工程一体化治理,有效破解单井产能瓶颈。
"单口井的潜力或许有限,但上千口井的潜力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能量。"采油五厂工艺研究所所长李宗岩表示,低效井的"脱贫"为老油区带来了可观的产量增长。
经过系统治理,截至目前已成功让14口长关井恢复生产,累计产油0.74万吨;33口低效井通过治理实现增产,累计增油1.13万吨。这一成果为老油田的持续稳产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