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层决策
    • 地方动态
    • 食品安全
    • 地方频道
    • 中港环保
    • 中港查询
    • 人员查询
    查询
    010-57279123
  • 网站首页
  • 精选
  • 动态
  • 市县
  • 三农
  • 人物
  • 法治
  • 文化
  • 科技
  • 头条

    精选

  • 2025-08-03 上饶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 2025-08-01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 2025-08-01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 2025-08-01 成都夜间动卧直通四大城市,商旅与游客热捧“夕发朝至”
  • 2025-07-31 响应国家号召,共筑绿色生态梦——中纪央媒网在行动

    动态

  • 江西玉山岩瑞镇开展“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
  • 雨季不误安居愿,太原老旧小区暖心改造
  • 海南自贸港封关后海关监管新规:三类货物特殊管理 二线通道便利通行
  • 三地创新监管模式 让无堂食外卖更放心
  • 我国将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减轻育儿负担惠民举措
  • 中国泳队新加坡世锦赛夺两金 唐钱婷蛙泳摘铜
  • 安徽芜湖:奇瑞强势跃升152位 跻身《财富》 世界500强刷新中国车企进位纪录
  • 河北平泉“友爱老年公寓” 用爱织暖巢,让晚年时光满溢温情与幸福
  • 2025苏台青年创新交流营暨文创大赛启幕,两岸青年共筑江苏梦想
  • 电商虚假评论乱象引关注,消费者权益亟待保障

    市县

  •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三农

  • 西藏金融服务变革惠泽边陲乡村振兴

  • 湖南祁阳订单农业驱动乡村振兴,特色高粱玉米绘就富民新图景

  • 高原牧场的智慧蝶变:那曲牧民拥抱新生活

  • 连江口镇:生态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新画卷

  • 夏日高温催生“清凉经济”繁荣:新消费趋势与监管强化

  • 中纪央媒网镜头下的乡村振兴 绘就共富新图景 ,共赴时代新辉煌

    法治

  •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 伪营养师布迷阵,保健品乱象吞噬健康
  • “清欠”任务下的骗局:大学生签名竟成失信人,检察深挖揭借名贷黑幕
  • 新规破解甲醛房困局,让出租屋成为安心之家
  • 3岁糖宝遭拒赔,重疾险条款埋雷引争议
  • 中纪央媒网江苏运营中心主任梅发龙:走基层,普法教育显担当
  • 婚恋账号乱象:捞金术泛滥,专家呼吁平台强化算法监管
  • 法院认定休息时间回复工作微信构成加班并判支付费用
  • 背景调查越界警示:法院案例揭示名誉权保护边界
  • 打赏别"上头" 规范才能"上心"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广西隆林:多彩民族风 “活的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4-07-31   浏览量: 616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领导决策网 报道                


  燃起熊熊篝火,火花绽放在夏夜,身着多彩服饰的少数民族群众与游客手拉手跳起舞。近日,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举办的火把节活动上,火光映照着每一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从乡镇到村寨,从山顶到河边,隆林成了歌舞的海洋,欢歌笑语随着裙摆、火苗迎风飘荡。

360截图20240731131741104.jpg

  7月27日,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火把节”活动上,民众和游客正围着篝火起舞。

  隆林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这里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隆林境内民族风情多样,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隆林的彝族同胞都会庆祝火把节。当天,彝寨长老把竹子编成的布谷鸟放在高高的竹竿顶上,在彝家男女老少的护送下,送到寨中最高的山顶,大家共同欢唱送布谷鸟歌,希望布谷鸟来年再到彝寨来。

  送走布谷鸟,彝族同胞唱歌、跳舞,打磨秋、抹黑脸,开始欢度节日。在今年的火把节活动中,当地除了传统仪式体验外,还举行了多民族服装表演、篝火晚会、花车巡游等活动,各民族同胞纷纷穿上节日盛装。

360截图20240731131800688.jpg

  7月27日,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们正在举行彝族传统的“送布谷鸟”仪式。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我们的庆祝活动都会邀请各民族同胞一起参与。”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艺术股负责人吴朝江说,通过开展节庆活动,不仅展现了各族文化,也能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

  头戴黑帽、颈佩银饰、身着黑红相间的长裙,刚结束“火把节”文艺演出的杨女士难掩喜悦:“我和爱人都来自苗族,他是隆林中学的音乐老师,平日里会教孩子们苗族歌曲,我们这次表演的曲目就是他写的,我们一家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隆林在全县广泛建立民族非遗传承基地,各乡镇、学校已建立传习基地23个。同时,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百色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组织了50余次山歌、舞蹈、器乐、手工技艺体验等活动。

360截图20240731131811933.jpg

  这是隆林苗族“跳坡节”爬杆比赛的现场。(受访者供图)

  “民族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耳熟能详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反映的就是隆林的乡村生活场景。碰上赶圩日,街上会摆满竹篓、中药材、蔬菜瓜果、民族服饰等商品。”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王佳玉说。

  记者看到,不仅是节庆和表演场合,在隆林随处可见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居民和游客。黄德君是一名大三学生,趁着暑假来隆林旅游。“虽然我是汉族,但来到隆林就迫不及待穿上当地的民族服饰。看着这些花纹,能感受到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她指着肩袖的细密花纹说。

360截图20240731131824742.jpg

  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举办的“长桌宴”活动中,身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游客正在合影留念。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当地文旅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独特的人文历史,也让隆林成为远山之中的民族文化秘境。

  距离隆林县城不远的德峨镇田坝村张家寨,在幽溪密林之间,黑瓦黄墙的房屋分布错落有致。张家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坐落于海拔1600多米的青山石壁之上,房屋依山而建,均为竹木结构的平房与吊脚楼,古朴典雅。因其独特的民族建筑风貌,广西艺术学院将此地作为创作基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兴旺,游客可在德峨镇逛茶山、做蜡染、品茶香、舂糍粑,体验苗寨生活,寻找大山村寨里的幽静平和。

360截图20240731131837120.jpg

  这是雨中的张家寨,传统房屋建筑隐没在绿树中。

  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拜树节、壮族歌会习俗、汉族袍汤节,聚居着5个民族的隆林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传承至今。跳坡节时爬坡杆、跳芦笙舞,火把节时打磨秋、抹黑脸,拜树节时祭山神、植树造林,歌会时赶歌圩、唱山歌,袍汤节时酿米酒、打糍粑……隆林的一年四季都热闹蓬勃。

  通过举办节庆活动,隆林的旅游日益火爆。2023年,隆林全年游客人次达171.59万人,同比增长138.4%,旅游消费18.59亿元。“隆林欢迎八方来客,一同感受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燎原说。

  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在篝火旁齐舞共唱,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来来往往,老人们围坐着讲述古老的传说,年轻人吹着芦笙跳着舞,共同祈望风调雨顺、平安顺遂。这愿望不单属于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更属于每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山外人”。




上一条: “行进中国”调研行 投资广西|走两步就进东盟
下一条: 广西田林:山村葡萄喜丰收
精选
内容决策
市县月刊
市县宗旨
车辆信息
一带一路
动态
国际动态
地方动态
社会广角
金融财政
深度观察
市县
市县动态
魅力城市
生态环保
特色小镇
地方频道
三农
三农资讯
美丽乡村
一县一品
精准扶贫
农业政策
人物
领导风采
独家专访
人民之声
企业家
创业者
法治
法制建设
官场现形
法治能量
法眼观察
食品安全
文化
文学诗词
历史知识
艺术音乐
非遗传承
人文教育
科技
科技聚焦
互联网
大数据
健康中国
公益慈善
头条
高层决策
地方动态
食品安全
地方频道
中港环保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 010-57279123 商务合作 010-57279123 版权合作电话 010-57279123

领导决策网 领导决策月刊

Copy Right © 2018-2026 领导决策网版权 京ICP备202406678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44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