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期,一份由多地消费者协会共同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私域直播领域存在多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尤其对老年群体造成较大影响。报告指出,该领域问题主要集中在精准围猎老年人、虚假宣传频发、商品售后缺失及维权难度大四个方面。
与淘宝、抖音等公开直播平台不同,私域直播通常通过社交群聊发送专属链接,仅限特定用户进入观看。这类直播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隐蔽性,一些商家利用这一特点,针对不熟悉互联网操作的老年人进行有组织的营销。
据调查,不少商家通过线下赠送鸡蛋、红包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社交群,再每日推送直播链接。直播间内常销售所谓“高科技”养生商品,如“磁悬浮鞋垫”“负离子玉石枕”等,实际却多为质次价高的普通产品。
为促进成交,直播中常设置多种营销套路。包括安排“销售员”一对一维护客户,利用情感话术博取信任;设立“推广员”制度,鼓励老年人拉人进群获取佣金;以及通过邀约榜单送礼等方式激励用户不断邀请新观众。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类直播设置了重重障碍增加维权难度。用户必须通过绑定手机号的白名单验证才能进入直播间,且多数不支持回放功能。交易往往引导至平台外完成,导致购买记录和直播内容难以保存。一旦直播间被投诉,运营者可以快速删除内容并更换新链接,有效规避监管。
由于证据保存困难、交易闭环隐蔽,老年消费者在权益受损后往往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对此,提醒公众应对宣称“低门槛、高回报”的私域直播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口头承诺,注意核实商家资质并保留消费凭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