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章荣富、程晓丽)江西上饶报道:
挖土机轰鸣作响,工人们正挥锄松土、培肥播种……近日,在江西上饶广信区煌固镇总面积2000余亩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上,一派繁忙的生态修复景象。这项旨在抚平昔日“生态伤疤”的治理工程,正为当地重塑绿水青山。
“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望着忙碌的施工现场,附近村民徐教平表示,“植被恢复好了,水土就能保住,我们住在这里也更安心。”
据悉,此次修复的核心区——圆山头石煤矿废弃矿山,面积达2482.79亩。这里曾因开采留下累累伤痕:地形破碎、坡度陡峭,岩石大面积裸露,局部边坡被挖成高危断面;巨大的矿坑、堆积的建筑残渣与煤矸石,不仅造成严重的视觉和环境污染,更使得植被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被严重破坏。
为彻底解决这一生态顽疾与民生痛点,煌固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响了一场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攻坚战。治理遵循“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园则园”的精准原则,针对不同区域“对症下药”:对破坏较轻的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对损毁严重、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区域,则采取工程措施重建生态系统。
“我们创新采用了‘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的三维修复模式。”施工方负责人赖志强介绍,“通过使用长臂挖掘机整治陡坡、开挖种植带并铺设生态毯,为植被恢复创造基础条件。”
修复成果要持久,关键在于长效管护。煌固镇推行“联合验收+长效管护”机制,联合生态环境、林业、水利等多部门进行100%核验,确保地形稳定、植被成活与土壤质量。同时,明确施工单位承担3年管护责任,通过定期巡护、植被养护和动态监测,为修复成果筑牢“后期防线”。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约70%,坡面绿化与排水设施建设正同步推进。”煌固镇分管生态环境工作负责人陈凯萌表示,“项目全部完工后,预计将恢复生态林草地1925.94亩,其中新增林草地1340.43亩,生态与综合经济收益预计可达12436.39万元,真正让这片废弃矿山变身造福于民的‘绿色银行’。”
从遗留的“生态短板”到生机盎然的“绿色样本”,煌固镇用实实在在的修复成效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期盼,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厚重的“绿水青山”煌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