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最新发布的《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农村地区累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涉及体育竞技、文艺展演、民俗体验等24种主要类型。这些根植于乡土的文化实践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乡村文体活动形式多样,涵盖强身健体的体育赛事、展示才艺的文艺表演、传承技艺的手工体验等多个领域。这些活动依托当地资源,舞台设在田间地头,奖品多为农特产品,充分体现了"农味"特色,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报告数据显示,西部地区在活动开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中广西举办场次最多,贵州凭借"村BA""村超"等品牌活动获得最高知名度。这些地区凭借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保存完好的乡村风貌,为"村字号"活动提供了丰厚土壤。
这些蓬勃发展的乡村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24年网络关注度较高的2200余场活动共创造经济效益130.9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42.8亿元。浙江的村跑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1.8亿元,湖南的村厨村艺活动促进旅游收入40.8亿元,实现了"活动流量"向"发展增量"的有效转化。
更重要的是,"村字号"活动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侗族大歌、苗绣工艺、凤阳花鼓等传统艺术形式通过现代文体活动重新走进公众视野,农民在参与过程中既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也增强了乡土文化自信。
专家指出,这些接地气的文体活动正在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