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近日,“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流动展览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正式开幕。该展览由山东大学与甘肃简牍博物馆联合策划推出,通过系统展示简牍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再现古代丝路的繁荣景象与汉代边塞的社会风貌。展览围绕“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大主题展开,设置了二十余个
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日,舞剧《天工开物》在北京完成国内第100场演出,并正式宣布启动海外巡演计划。该剧由江西文演集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打造,著名导演陆川担任总编剧及总导演,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创作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的真实经历为蓝本,通过舞蹈语汇再现其六次科考失利后潜心钻研、记录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执着
今年暑期,全国博物馆火爆,变身青少年的“文化第二课堂”与游客的理想旅游空间。场馆推出多元互动,热度飙升。在贵州,各大博物馆人气非凡。贵州省博物馆的珍贵展品引来了大批访客。其中,《北宋韩琦楷书信札》吸引着游客驻足凝视。作为北宋名相的唯一传世法书,它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上记录着元代与清代的十一位文
领导决策网报道 陕西考古界近日取得重要发现。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位于咸阳市洪渎原的隋代名将段文振墓经过发掘清理,其形制完整,随葬品丰富,壁画精美,被专家认定为洪渎原乃至整个咸阳原已发掘的等级最高的隋代墓葬。相关研究成果《陕西咸阳隋段文振墓发掘简报》及《周隋名将段文振生平及相关问题稽考》已发布
暑假期间,各地科技馆人气爆棚,成为中小学生的热门打卡地,引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激发好奇心,点燃科学梦想。今年的科技热潮中,多种特色活动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自然博物馆每日接待人数达承载上限15000人,其中新开的大型恐龙展尤其受欢迎,展出了包括“中华第一龙”在内的118件珍贵化石标本,
2025“新疆是个好地方”非遗援疆主题展示活动在新疆和田约特干故城盛大开幕。中央美术学院学子带来一系列数字科技与传统非遗的融合佳作,构建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展示空间,为千年文脉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动力。数字火焰续写千年祥瑞基于国家级非遗烟火爆竹制作技艺打造的沉浸式互动装置,巧妙转译了敦煌藻井纹等传统吉祥符号
清晨,微光铺洒在甘肃陇南宕昌县滩子草原之上,如同在绿意上渲染流动的色彩。草甸间牦牛悠悠咀嚼着青草,远处风车的叶片伴风轻旋。一条新筑的草原联网路如玉带般延伸开来,引来自北京、四川、陕西的车辆陆续停靠。车窗中探出相机和手机镜头,只为捕捉那“云端牧场”晨光下的清灵画卷。这片曾属于古宕昌国的广袤土地,是全国
金山地处杭州湾北岸,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积淀。作为上海西南门户,这里不仅是上海最早形成陆地和人类定居的地区,还是最古老的行政建制区域。从南朝顾野王创作《舆地志》引领江南地理研究,到唐代船子和尚吟诵《拨棹歌》传播深邃禅意;从明代书法名家沈度的泼墨挥毫,到近代帖学巨匠白蕉的精妙笔法;再由南社文坛领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世界粮食论坛(中国)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青禾农遗行动:全球文化共栖”活动,于八月上旬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2025世界粮食论坛的配套活动,这一盛会以“农耕文明”为桥梁,通过国际青年圆桌对话会、实地考察和多国共创营等形式,搭建起农业文化遗产与全球青年行动的
在浙江宁波青禾翻滚的田埂间,孩子们亲近自然的鲜活灵感,于《中国诗词大会》冠军陈更的互动课堂中,化作脱口而出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诗意与童趣在此刻交融。8月3日至7日,2025“出口成章·诗词少年”总展演在甬城举行,全国近200名少年共赴一场诗意暑假之旅。这些生于AI时代的少年,跟随着古诗词研学,聆听名师
暑意正浓,各地文化盛况空前:博物馆中门庭若市,展品前的人们驻足凝思,感受文明的绵长律动;剧场内演出炽热,“跟着演出去旅行”悄然成风;古城街巷、传统村落人潮涌动,身着汉服的游人徜徉其间,挑选非遗“潮品”,在步履间沉浸于历史韵味……一幅流动的社会画卷徐徐展开,浓郁的“中国风”“文化味”弥漫四野。十八大以
暑假到来,很多孩子面临着独自在家的情况。这种经历虽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但也对家中的安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孩子自身的“安全弦”与家长的预防措施必须时刻紧绷。潜伏的居家隐患:厨房与高层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南机动队伍一中队中队长王祺根据实战经验提醒,家长常常认为孩子待在家里最安全,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值此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90周年纪念之际(今年8月6日),一场意义深远的艺术展览在上饶美术馆拉开帷幕。这场名为“赤子·大地——赵奇《可爱的中国》绘画研究展”的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上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上饶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将持续展至10月8日。上世纪八十年代,画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奇怀着对方志
安徽电:( 中纪央媒网 执行主编 田立会 报道 )从革命老区走出去的陈传军同志带着情怀,感恩,回到有红色六安著称“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为回馈家乡,他经过不懈努力将红色精神与航天精神在六安相融合,2025年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太空文化传播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第二届换届大会暨航天科普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安徽航科教育
2024年热映的《长安的荔枝》不仅因跌宕情节广受好评,其精确复原的唐代衣冠更引发热议。李善德的官服常服、波斯商人苏谅的胡服造型——所有服装细节均基于真实出土文物再现。这些赋予银幕生命的历史华服,与千里之外的新疆博物馆渊源深厚。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团队走访新疆多地博物馆时,发现了多件与影片服装设计直接对应的
“我为什么总在和蟑螂较劲?店里其他国风饰品不香吗?”年轻的店主月月一边在社交平台调侃,一边加紧赶制。那独特的“点翠大蟑螂”发簪订单已排成长队,预订要等许久。当这只身披孔雀蓝羽毛的点翠大蟑螂饰品意外蹿红,互联网上回荡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非遗还能这么玩?”与“这是对传统的亵渎吗?”。赞誉与质疑的交响
5日,市民朱女士带着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再次探访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看·见殷商”展览,并在新增展品嵌绿松石饕餮纹罍前感叹:“这些青铜器很漂亮,我喜欢它们背后的故事。”为满足暑期观众需求,该展览于当日特别上新了四件珍贵文物。策展人、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高红清介绍,这四件引人瞩目的新展品均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尤
在永丰县欧阳修纪念馆的致用阁,琅琅书声响起。永丰中学高二(4)班的师生们正置身于一场别样的廉洁主题思政课堂。他们诵读的,是北宋文豪欧阳修写给侄儿欧阳通理的一封珍贵家书。“昨日收你来信,提及欲买朱砂相送。吾身处官所,一应用度之中,除日常必备之饮食外,从不曾额外购置它物。”老师陈艳梅将这段加粗的关键语句细
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一代正满怀热情地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他们以创新的思维和钻研的态度,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注入全新活力,使其焕发出跨越古今的生命力。在江西省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里,一件刘贺墓主椁室出土的龙首青铜盒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赞叹。看到自己亲手修复的文物重获新生、得到公众的
“通过参观和体验陕西皮影、刺绣等项目,我更深入地体会到了当地人的审美观与生活智慧。”在泰国驻西安总领事韩美玲看来,此行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的参访,增进了对陕西文化的认知。她期待未来以非遗交流为纽带,促进泰国与中国民众的文化互动与相互理解。此次活动名为“触摸千年文明 共享非遗之美”,由陕西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