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网报道 近日,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系统性生物多样性调查,确认区内现有雪豹个体57只,并识别出10个稳定家庭群及11只幼豹。这一数据反映出该区域雪豹种群繁殖活跃,栖息地生态健康。

该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总面积约10.8万公顷,是祁连山区域雪豹种群遗传交流的重要廊道。2024年9月,调查团队在保护区核心区域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网络,覆盖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共设置89台设备,综合运用样线调查、分子粪便检测等方法开展观测。
监测期间累计获取有效相机日数据近2.3万条,成功回收的相机中超过半数拍摄到雪豹影像,物种出现率达54%。雪豹活动范围广泛,保护区内四个管护站均记录到其踪迹。与此同时,调查还同步记录到猞猁、荒漠猫、兔狲和豹猫四种珍稀猫科动物,显示出该区域具备完整的猫科动物群落体系。
本次本底调查共监测到76种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除雪豹外,栖息于此的还有马麝、荒漠猫等极危物种,以及白唇鹿等濒危物种。多种高保护级别动物的稳定存在,凸显出该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雪豹及其它珍稀物种监测成果的陆续发布,该区域作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地位进一步明确,也为我国猫科动物研究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科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