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镜,昭示未来。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长春市新民大街,两侧伪满时期历史建筑的大院面向公众开放,让人们有机会进一步走进历史建筑,铭记历史,砥砺奋进。这条街的保护,坚定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拆围透绿,焕然一新
历史建筑会说话,是历史的见证者。总长1445米的新民大街及其两侧的历史建筑,集中见证了日本侵华的过程,是控诉侵略历史的最佳罪证,不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拆围释放出4.5公顷绿地、增设13个口袋公园、引入氢能源有轨电车、建设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今年以来,长春市新民大街这条见证城市变迁的历史街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向市民和游客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工程。黄砖绿瓦的仿古造型与周边建筑相得益彰,博物馆将常设五大展览,以“一条街、一座城、一群人”为主线,从街区的建筑生态到城市发展,从支援东北建设的精英群体到土生土长的非遗传承人,构建立体化的城市记忆图谱。伪满皇宫博物院学术研究部主任王昊说,未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成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主入口、游客的集散地、长春历史文化的讲述者。
“我从小到大看着这条街的变化,现在焕然一新,既保留了老味道,又有了新气象。”家住新民大街附近的王淑萍老人一大早来到长春德苑公园遛弯,她指着大街两边的建筑说,“以前觉得这些老房子离我们很远,现在它们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